一、施工流程與關鍵技術
1.前期準備
施工方案設計:根據煙囪高度、直徑及使用要求,確定混凝土強度等級(如C30-C50)、澆筑方式及施工周期。
材料準備:選用符合標準的混凝土(如商品混凝土),并準備模板、鋼筋、腳手架等材料。
安全措施:設置安全防護網、警示標志,配備高空作業設備(如吊籃、安全繩)。
2.基礎施工
地基處理:清理場地,進行地基夯實或樁基施工,確保承載力滿足要求。
基礎澆筑:按設計圖紙綁扎鋼筋、支設模板,分層澆筑混凝土并振搗密實,養護至設計強度。
3.筒身施工
模板安裝:采用滑模或翻模工藝,滑模適用于高煙囪,翻模適用于低煙囪。滑模系統包括模板、提升架、液壓千斤頂等。
鋼筋綁扎:按設計要求綁扎豎向和環向鋼筋,確保保護層厚度符合規范。
混凝土澆筑:分段分層澆筑,每層高度控制在30-50cm,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密實,避免蜂窩、麻面等缺陷。
滑模提升:澆筑完成后,啟動液壓系統提升模板,提升速度控制在20-30cm/h,確保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提升。
4.內襯與隔熱層施工
內襯砌筑:采用耐火磚或耐酸磚,按設計要求砌筑,灰縫飽滿。
隔熱層填充:在內襯與筒壁間填充隔熱材料(如巖棉、硅酸鋁纖維),減少熱損失。
5.頂部施工
煙囪帽澆筑:按設計圖紙綁扎鋼筋、支設模板,澆筑混凝土并養護。
避雷裝置安裝:在頂部安裝避雷針,接地電阻符合規范要求。
二、施工質量控制
1.混凝土質量控制
配合比設計:根據環境條件(如溫度、濕度)調整水灰比,確保混凝土和易性和強度。
澆筑工藝:分層澆筑、振搗密實,避免離析、冷縫等問題。
養護措施:采用覆蓋養護或噴涂養護劑,防止早期開裂。
2.模板與鋼筋質量控制
模板安裝:確保模板垂直度、圓度符合設計要求,接縫嚴密不漏漿。
鋼筋綁扎:檢查鋼筋規格、間距及保護層厚度,確保符合設計圖紙。
3.施工監測
垂直度控制:使用激光鉛垂儀或經緯儀監測筒身垂直度,偏差控制在H/1000以內(H為煙囪高度)。混凝土強度檢測:現場制作試塊,送實驗室檢測抗壓強度。
三、安全與環保管理
1.高空安全
施工人員需佩戴安全帽、安全帶,使用防墜器及安全繩。設置安全防護網,防止墜物傷人。
2.環保措施
控制施工噪音,避免夜間作業。妥善處理建筑
本文采摘于【宏順建設工程有限公司】主頁